原文链接:https://guangxi.eol.cn/gxgd/202010/t20201023_2025563.shtml
推动广西高校人才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中国教育在线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中央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从国际国内形势要求出发,审时度势,做出的科学决策。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把人才工作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坚定不移的走人才强国之路。广西具有 “沿海”、“沿江”、“沿边”三位一体的独特区位优势,被国家赋予了“三大定位”新使命,快速发展的窗口期已经到来。“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资源是广西把握快速发展机会最为关键的因素。人才最大的来源是高校,一个地区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储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区的高校办学水平。目前广西高校人才队伍无论在规模还是质量上在全国均处于较低水平。虽然经典老虎机_森林舞会游戏-下载|官网本级及大部分地市出台了系列人才政策,尤其是对人才聚集地——高校的重视不断加强,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广西高校的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着严峻挑战:人才结构性不足矛盾突出,世界级科技大师缺乏,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不足,工程技术人才同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与区域发展不协调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广西高校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度。
一、西部地区高校现状简析
我国西部绝大部分地区是经济欠发达、需要加强开发的地区,GDP总量排名大部分处于全国中下游位置。目前全国116所985、211高校,西部地区占24所,全国42所世界一流大学,西部地区占9所,全国137所一流学科高校,西部地区占26所。整体占比均较低。广西共有38所本科院校,其中公办本科院校25所,民办本科学校13所(含1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仅有广西大学一所。由此可见,西部地区绝大部分高校面临基础差、资源少、环境形势严峻等问题。
二、推动广西高校人才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清晰认识发展定位、转变人才工作理念
一是要清晰认识到地方高校的发展定位应基于地方高校的特点:办学使命的区域性、资源供给的地方为主性、制度安排的多重性,同时要真正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战略资源”的理念,深刻认识广聚人才的极端重要性,深化人才工作创新理念改革,建立以人才为主体、以人才需求为导向、激发人才最大限度发挥潜能的创新体系,进一步提升人才工作创新体系建设水平。二是要认清高端人才引进困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解放思想,坚持“不为我有,但为我用,以用为本”的理念,对学校发展亟需的稀缺人才,鼓励采取柔性引进的方式,聘用合同管理,具体目标导向,精准助力学校发展。
(二)结合学科特点,精准把握“三维对接”
一是立足“三大定位”新使命,对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需要。经典老虎机_森林舞会游戏-下载|官网层面要加强全区高校学科发展的区域统筹和顶层设计,引导各高校整合力量错位发展和相互补台,坚持人才工作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高效助力广西打造九张创新名片,全力提升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二是对接国家和地方人事人才制度改革。各高校要研究吃透国家和地方人事人才制度改革政策,寻找切入点或契合点,深入开展人才强国、人才强桂工作,并制定校级相关配套政策,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联动,无缝对接。三是对接学校总体发展战略和目标。要精准把握和突显学校特色,不盲目求大求全,拒绝同质化发展道路,同时注重文化建设,真正营造出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努力实现“好钢用在刀刃上”的目标,提升学校发展速度。
(三)补链条,抓实人才工作“引-育-用”三个环节
一是构建引才政策体系,加速高层次人才聚集。学校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构建校本级金字塔式分层引才体系,坚持“高精尖缺”塔尖、“中青优潜”中坚、“优秀师资”底部护盘的三层导向,健全“学校-二级学院-学科”三级联动引才机制,实现精准引才和靶向引才。二是打造人才发展体系,真正实现高效育才。建立符合区情、校情的校本级人才计划培养体系,健全梯度式、立体化的育才机制,对人才进行分类施策、有针对性的引导培养,助力人才实现快速高效的成长发展,尤其是要健全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并坚持业绩、贡献导向,激发人才发展内生动力。三是健全人事治理体系,加大高效能制度供给。学校要建立以“岗”为“纲”的岗位聘任制度,强化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分类发展,完善转岗、降岗和退出机制,打破大锅饭格局,实现高效能用才,释放人才活力。
(四)提供“三大保障”
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大原则”。各级党委要持续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形成齐抓共管的责任导向,同时健全人才荣誉激励体系,打造一流的、奋发向上的人才生态。二是搭好干事创业“大舞台”。集中优势力量建设“强优精”学科以吸引人才,提升科研平台和学位点的能级以汇聚人才,打破固有思路大胆创设新型人才团队或组织以集聚人才,拓宽历练、锻炼和训练渠道,让优秀年轻人才尽快成长。三是提供精准周到“大服务”。为“人才”提供高质量贴心服务,深入推进“品质服务”“品牌服务”工程,以“人才”为中心配置优势资源,打破资源配置壁垒,提升人事人才管理的数字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优化人才工作和生活体验。
(作者:徐旭,中共广西区委党校第6期中青二班学员,桂林理工大学人事处副处长、人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博士)